價格反擊戰開打
國產平板電視與外資平板電視目前的市場競爭正處于關鍵時期。據了解,國產品牌將在近段時間拉低價格收復市場,近期平板彩電領域可能會出現一場大的“價格戰”。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認為,在今年國慶黃金周市場激烈的競爭是近期平板電視集體跳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國產平板電視“十一”后出現了今年彩電市場首次的大規模降價風潮,而這場風潮真正的高點就是年末促銷!據了解,目前各大品牌的年末促銷均拉開了序幕。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國產品牌的價格反擊,消費者現在出手購買平板電視的時機最好。
北京奧運會誘惑
對許多人來講,奧運會前買個平板電視不算奢侈,畢竟這是在咱家門口第一次舉行奧運會。翻開日歷我們會發現,除了08年“五一”,就剩下今年年末一個黃金購物時間了。即便是明年“五一”黃金周不被取消,隨著需求的突然加劇,誰也不敢保證平板電視不會來個集體漲價。所以,綜合來看,今年年末采購平板電視是比較明智的抉擇。
服務有了新標準
一些平板電視企業曾以“平板電視非電視”為由,拒不執行國家“三包”規定,尤其是對顯示屏包修,基本上都將之排除在“三包”之外。后來,國產品牌率先自定服務標準,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日前,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宣布,我國平板電視首個售后行業“三包”標準——《平板電視售后服務實施意見》將從12月1日起施行。雖然該《意見》的要求不是很高,但對消費者而言,總算找到了一個帶有強制性的維權依據。
如今,面對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家電企業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在產品日益同質化的情況下,紛紛將目光聚焦在了售后服務上,服務戰成了家電廠商競爭的重要手段:免費服務、延長售后“三包”時間、個性化服務等等,無一不是在服務的人性化上大做文章。隨著年末《平板電視售后服務實施意見》的實施,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品牌提升服務質量,也會更大限度地阻擊低劣產品的上市。
國產品牌更成熟
近日,全球管理咨詢機構麥肯錫公司發布最新的消費者行為調查指出,信任中國品牌勝于國外品牌的中國消費者比例可觀,而且正在日益提高。在家用產品類,超過70%的受訪者表示更青睞中國品牌。這說明消費者對于國內產品質量的信心有所提高。市場份額的數據證實了中國消費者對國內品牌的偏向:例如,75%的消費者青睞本國制造的平板電視,而本土品牌的平板電視制造商占有81%的市場份額。消費者對國產品牌信賴度的提升,說明國產平板已經愈發成熟。事實上,憑借良好的服務,不錯的質量,以及年末的價格優勢,國產平板電視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