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聲明,東芝淡出SED研發業務?
在不久前落幕的美國CES消費電子大展上,高清顯示設備再度成為熱點,無論液晶、等離子還是OLED,都紛紛展示了最新的進展。和這些平板顯示技術相比,曾經得到廣泛關注的SED則顯得默默無聞,這又是為什么呢?
2007年1月8日~11日,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展會現場
就在CES大展閉幕的當天,日本東京時間2007年1月12日,合資成立SED公司(SED Inc.)、從事SED研發制造的佳能(Canon)和東芝(Toshiba)聯合發表聲明,宣布佳能將收購東芝持有的SED公司的股份。預計到2007年1月29日收購完成后,SED公司將成為佳能旗下全資子公司。
雙方表示,考慮到佳能在美國面臨的和Nano-Proprietary公司之間關于SED技術專利的訴訟可能拖延較長時間,因此才做出這項決定,由佳能獨自經營SED面板業務,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SED電視業務的商業化推廣。
現任SED公司總裁福間和則(Kazunori Fukuma)
雖然這份聲明意味著佳能與東芝之間合作關系的巨大變化,但兩家公司都表示將盡一切努力促成基于SED高畫質技術的平板電視機的順利發布。作為這種努力的一部分,現任SED公司總裁的福間和則(Kazunori Fukuma)將隨著SED的剝離于1月29日從東芝退休,轉而于1月30日加盟佳能公司以便繼續擔任SED公司的總裁職務,而號召東芝公司的相關工程師轉借至SED公司以便協助佳能完成過渡的計劃也在實施中。雖然已經出售了SED公司的全部股份,但除了繼續支持SED面板的研發之外,東芝公司未來還將從佳能購買SED面板,制造出東芝品牌的SED平板電視進行銷售。
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表面傳導電子發射顯示)是一種新的平板顯示技術,簡單的說,SED就是將CRT的電子槍微型化,在SED面板上集成數千個微小的CRT——目前這一過程主要通過碳納米管來實現。因此,SED完全繼承了CRT的優秀顯示特性,主動發光、不存在可視角度問題、不存在響應時間問題、純正的黑色確保超高對比度、能顯示無限種色彩等等。而通過平板化,SED還避免了傳統CRT的致命缺陷:高能耗、大體積、數字化程度低等等。東芝曾經預計,SED面板量產后的成本將為同尺寸等離子面板的1/3、同尺寸液晶面板的1/2,可以說是很有競爭力的一種平板顯示技術。
原計劃在CES2007上展示的55英寸SED電視樣機
SED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注冊資本為105億0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8億元),主要從事SED面板的研發、制造和推廣業務,現有員工約550人。聲明表示,在被佳能收購之后,盡管SED面板的量產計劃將重新調整,但在日本市場,SED面板的平板電視仍將按照原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進入市場——我們注意到,這一規劃已經比SED成立之初的計劃有明顯的延遲。當時東芝和佳能曾表示SED平板電視將于2006年春正式投入市場,到2008年將達到180萬臺的年產量。也就在2006年12月,東芝和佳能最終取消了在CES2007展會上演示55英寸SED電視樣機的計劃。
這一切,其實都與佳能和Nano-Proprietary公司之間的訴訟有關,甚至我們未來還能不能在市場里看到SED平板電視,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這場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