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在談創新,彩電產業也不例外。就產品層面的創新來說,彩電創新大致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技術層面的創新,這是根本性創新。技術是產品的生身父母,沒有創新技術就談不上有創新產品。另一個是工業設計層面的創新,這是次根本,這個創新也許不關乎彩電是否清晰,但關乎是否“看起來很美”,因此也很重要。但是,在這兩個層面,中國彩電企業仍然缺少話語權。
先說技術創新。我認為,止于目前,中國彩電企業仍然談不上技術創新。有人會說:“不會吧,我經常看到中國彩電企業有‘劃時代的技術’、‘革命性技術’出來啊”。豈不知,劃時代技術、革命性技術,都是足以對產業發展方向和發展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技術,到目前為止,中國彩電企業還沒有誕生出一項足以影響產業發展方向和進程的技術。我們的差距不是產品本身,是“時間差”,也就是說,因為我們不具備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原創技術話語權,我們不可能開發出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型產品,我們只是跟在別人后面跑,只能說我們跟跑的能力比較強。
技術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諸要素中最難掌控的要素,核心技術、原創技術、關鍵技術,可不是想擁有就能擁有的,它需要巨量的科研經費支持,也需要巨量的優秀科研人員支持。據說三星每年研發費用超過40億美元,科研人員超過8000人。中國研發開發投入最多的企業是華為,年研發費用約為4億美元。這就是差距。
但是,正因為技術創新難,所以技術創新的含金量才最高。這就是國際著名企業重視科研開發的原因,如果核心技術無關緊要,他們大可不必干這種傻事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核心技術、原創技術專利的多少及其開發能力的大小,正在成為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最重要指標。
中國彩電企業的“技術泡沫現象”太嚴重,很多所謂的技術根本就是子虛烏有,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因為一旦養成“技術造假”的習性,企業就不再愿意下真功夫了,因為“玩花招”也能蒙人。
再說工業設計。在我看來,中國彩電企業最有可能實現突破的是工業設計,這應該成為中國彩電成長的捷徑。企業工業設計競爭力的建設,和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建設相比,難度要小得多。有人說,中國彩電企業喜歡“玩花架子”、“做表面文章”,這個專長恰恰是工業設計所需要的,既然中國彩電企業天生具有工業設計天賦,那就應該有所作為才行。目前中國彩電企業工業設計的現狀是,要么一味跟風模仿,要么劍走偏鋒不得正道。
目前,全球彩電工業設計分為兩大流派,一派是以韓國、日本、臺灣為代表的東方派,又叫時尚派;一派是以法國、荷蘭為代表的西方派,又叫經典派。前者的特點是追逐時尚、新潮及流行元素的應用,產品看起來很炫,讓人看一眼就喜歡,很符合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方人審美情趣;后者的特點是追求經典、傳世及文化感,“陽春白雪”的特征表現很明顯,一般消費者難以欣賞。目前,中國彩電尚未形成自己的工業設計風格。
工業設計完全能夠成就一個企業或一個產業,三星手機就是例證。三星剛開始做手機的時候,也沒什么技術優勢,和中國手機企業的起點一樣。但是,它很快就找到了工業設計突圍的道路,許多人因為三星手機好看就買了。今天,三星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商。中國彩電企業應該向三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