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早的2003年底,到不久前傳言的今年的6月30日,到7月底,再到8月初,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出臺的時間表一直在變化。不過,從近期業內關于地面傳輸標準的熱炒來看,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的出臺時間正日益臨近。
標準為各方融合方案
自7月中旬,有媒體爆出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花落清華之后,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究竟采用什么方案、何時出臺等問題再次成為業界及媒體關注的焦點。最近,國家廣電總局、中國工程院、國家標準委員會等政府有關部門,以及作為標準提供方的深圳力合數字電視有限公司(倡導清華方案)和上海高清公司(倡導交大方案),均否定了清華大學的DMB-T標準已經被確定為唯一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的說法。從各方透露的信息來看,最終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還將是各方的融合方案,但清華、交大等方案各占多大比例,以何種方式融合等問題還要等標準出臺才能確定。

農村將成主要受益地區
對于消費者而言,地面傳輸標準出臺最大的意義在于他們在有線數字電視之外又有了新的選擇。特別是對于有線電視還不普及的廣大農村偏遠地區而言,這幾乎是他們享受數字化成果的唯一途徑。據介紹,與模擬電視一樣,數字電視的傳輸也包括地面傳輸、有線傳輸以及衛星傳輸三個方面。對于城市家庭而言,由于普遍使用了較好的有線電視網絡,經數字化改造后一般都能夠收看到標清節目,即將啟動的地面數字電視對城市有線數字電視已有市場的影響不大。
上海高清公司總裁夏平建表示,地面數字電視的發展前景應該主要在城市移動電視以及廣大農村市場。據悉,采用地面傳輸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實現幾十套標準清晰度的數字電視節目的傳送,并且整個系統只需要有線網絡20%-30%的維護費用和10%建設周期,非常適合有線電視難以覆蓋的地區,在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非常適合推廣。目前,在上海崇明的示范工程已經有2000用戶,標準發布之后將會達到20萬用戶的數量,這個數字比起城市移動電視來說,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上海高清表示,除了在上海崇明,目前在湖南株洲、安徽鳳陽、河南安陽等地都已建立了農村固定覆蓋示范工程,國內已有意向啟動的市縣140余個,已經完成測試3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