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現在的投影機,芯片的工作原理上無非就是 CRT、LCD、DLP、LCOS 這幾種。CRT 作為一種技術最成熟的產品,其寬廣的色域是其它幾種投影機所無法媲美的!但其無法進行工業化生產導致其價格昂貴、笨重的體積、煩瑣的調整使其擺脫不了“廉頗老矣”的結局。
目前在商教及家用市場,基本上被 LCD、DLP 投影機這兩種成熟的投影機技術所瓜分。但是 LCOS 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與 DLP 技術相比,在明亮度、色彩層次感、色彩還原能力、色差調節和數字化自由度等方面更具優勢,能更好地達到真正 1080P 的顯示分辨力;相對于 LCD(HTPS) 技術,LCOS 技術能夠更好地減少屏幕抖動,提供更好的穩定性,在無機隊列層次方面也更勝一籌。同時,隨著“高清”概念的普及,消費者對分辨率的關注躍然飆升,面板尺寸小、解析度高的 LCOS 技術的優勢進一步顯露,LCOS 技術正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的景象,從目前市場上陸續出現的 LCOS 投影機就可見一斑。
LCOS投影機有低階的單片式和高階的三片式兩種。單片式LCOS投影機使用分色線裝置。采用色轉輪(Colour Wheel)技術的單片式LCOS投影機,主要是依靠色轉輪轉動的頻率,在LCOS微型顯示器上進行切換動作。通常色轉輪會分成三個不同的偏振過濾器(有些分成六個),以保證紅、藍、綠三種光頻通過。
三片式LCOS投影機則是利用一個分光器和偏振過濾器將光分為紅、藍、綠三種基本色,然后將三種光分別投射到一個LCOS微型顯示器上,然后經過反射后,再經由一個Colour Cube將光重新合成。目前LCOS投影機大部分為三片式
LCOS技術的投影機在2001年INFOCOMM展會上就首度得到了展示,其優越的特性讓世人對其抱持相當大的期待。為了使LCOS技術能夠在臺灣發展,由聯電為首加上Aurora、聯電、友達光電、Veritronics、碧悠、國喬光技(燈泡)、亞洲光學(光學組件)、光群雷射(光學組件)、中強光電、明基電通、臺達電子、大億科技、光峰科技、前錦光電、光群雷射等二十多家共同籌組了臺灣LCOS聯盟,其目的是凝聚廠商共識,加速發展臺灣LCOS投影機產業,開發出具有競爭力的投影機產品。在我們內地也已經有很多企業研發和生產光學引擎。國際上飛利浦、英特爾、日立、索尼、JVC、佳能、Hana Microdisplay、inViso、Displaytech、MicroDisplay Corporation、Digital Reflection、Zight等廠商投入LCOS研發。
但是,由于2001年的全球經濟蕭條極大的影響了LCOS技術的研發,另外由于LCOS本身的成本過高,其出貨量受到極大影響,目前LCOS技術在背投電視的應用要大于前投影市場。目前LCOS投影機只有Sony、日立、JVC、佳能、CineStar、意大利Vidation威得光等推出市場化的產品,其中Sony的LCOS技術叫SXRD,JVC叫D-iLA。LCOS投影機主要在家用領域,JVC今年初推出了面向商務教育市場的LCOS投影機,為LCOS的普及開了一個頭。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說過,在技術層面上說,在所有投影技術中,LCOS技術才是最好的投影機。從未來的發展來看,Locs投影技術無疑是占據著優勢的,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色彩表現能力,更好的面板開口率帶來更實用的光學系統,從而在散熱、便攜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實力。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市面上的LCOS投影機有升溫的跡象,我們相信隨著LCOS成本的降低,這種新型投影機技術也一定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市面上的幾款LCOS投影機,體驗一下其帶來的視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