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人士介紹,SED技術是佳能和東芝共同推出的技術,屬于“場發射顯示”技術中的一類。有業內人士形象地將它比喻成無數個CRT顯示器單元組成的電視屏幕,因此在體積上與液晶、等離子一樣達到“平板”水平,而在顯示效果上又“繼承”了CRT電視的清晰度高、對比度好、可視角度大等優勢。然而,由于SED電視基本上是平面結構,因此可以完全采用印刷工藝生產,這也使得其生產成本大大低于PDP和LCD。
昨天,東芝株式會社高層西田厚聰介紹說,由于原理上與以往的液晶、等離子完全不同,因此在顯示效果上有很大的提高。此次東芝首次展出的30英寸左右SED電視樣機有望在2007年底正式上市。
據有關人士透露,除外資品牌外,目前廈華、康佳等國產品牌也在密切關注、跟蹤SED的技術發展。但由于他們目前在液晶、等離子等產品上的投入較大,因此目前尚未有國內品牌正式表示要推出SED產品。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各大電視廠商對于SED低成本高畫質的優勢都十分認同。
前述業內人士進一步分析道,盡管上市之初SED因缺乏規模優勢的支撐,成本上與液晶、等離子仍將僵持一段時間,但隨著SED市場的形成,它無疑將逐漸取代液晶、等離子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