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消費者在花費1000美元購買一臺投影機的同時,肯定不會再花上500到1500美元去購買一個投影機屏幕。然而,心中的狂熱又無法消退,這時,這些狂熱者想到了家中白色的墻壁。
縱觀現在的投影機市場,很多入門級的家庭影院投影機的出售價格都已經在1000美元以下,但是,對于一些新家庭影院的狂熱者而言,專業品質的投影機屏幕的出售價格卻讓這些狂熱者望而卻步。我想,消費者在花費1000美元購買一臺投影機的同時,肯定不會再花上500到1500美元去購買一個投影機屏幕。然而,心中的狂熱又無法消退,這時,這些狂熱者想到了家中白色的墻壁。但即使是這樣,白墻還是有些牽強,因為它沒有固定的投影模式和框架,且墻的質地對于圖像也有些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很難達到色彩的平衡,于是人們想到要自己做一個DIY屏幕。
雖說,在投影效果上有一些缺陷,但仍阻擋不了人們對它的熱衷,導致了這種DIY屏幕一時風聲水起,給了一些專業屏幕制造商當頭棒喝。即使這種DIY屏幕在效果上不能和專業的屏幕相比。不僅如此,很多消費者并不能很好地對DIY屏幕進行調試,畢竟這是一種密集型投射,一般要經過2到3次的嘗試,才能調試正確。但是說到底,由于這種DIY屏幕可以節省一大批的開支,使得它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
正是因為這樣,我們通過對投影機屏幕的了解,并加以研究,得出了一個DIY解決方案,以供大家參考,下面就是操作的一些具體步驟:
造價必須得便宜:在DIY屏幕之前,做一個預算——一個100英寸,長寬比率為16:9的屏幕,所有的原材料花費控制在100美元以下(還要包括一個屏幕框)。
易于快速裝配:我們肯定不想花費一生中所有的業余時間去做一個屏幕,做屏幕的材料必須易于找到,而且要在我們感興趣的時間內把整個DIY工程完成(不高于兩小時)。
必須易于安裝:在安裝屏幕框時,我們需要一個既不混亂,又不大驚小怪的解決方案,我們只需花費幾分鐘的時間把它懸掛在墻上即可。
應達到最好的效果:我們并不奢望花費100美元和兩小時就能打造出和我們投影機實驗室的Stewart Grayhawk屏幕相同效果的DIY屏幕。但我們應該使DIY屏幕在大體效果上能和Stewart Grayhawk屏幕相媲美,雖說這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可事實上我們做到了,大家如果看到了下面圖象,肯定會大吃一驚,因為效果實在是太好了。
測試比較
在這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們把制造屏幕的材料清單和制造步驟一一列舉出來(造價低于100美元),以供參考。基本上,我們這次制造DIY屏幕框的材料是裹有黑色棉絨織物的木頭,且在屏幕框的后面使用了攝影師的無縫滾轉紙,制造的材料聽起來就非常容易得到,而且屏幕圖像的效果有比白墻好很多。
不過在我們講述制造屏幕的細節之前,讓我們看看最終的效果圖,以及和專業屏幕之間的比較。為了能讓大家能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方式,我們把DIY屏幕和Stewart Grayhawk屏幕放在一起,進行了測試。這次測試的都是100英寸,長寬比率為16:9的屏幕,然后把我們放在我們站立的另一端,再打開新的Optoma HD7100投影機,進行測試比較。
測試圖
色彩精確度
對于屏幕性能而言,色彩精確度是一項非常難的工藝,很難把它調試準確。盡管專業屏幕在投影的圖像中處理精細色彩轉移可以得心應手,但對于DIY屏幕而言,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對于DIY屏幕中出現的色彩少缺現象,我們也沒有表示出驚訝。測試中我們發現,DIY屏幕圖像在白天時,圖像看起來有些泛白,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另外,我們還發現所使用的無縫紙在處理反射的藍色光時,效果非常的不好,這時圖像會出現一些細微的泛黃的斜線。另一方面,Stewart Grayhawk屏幕表現的非常不錯,能準確地反映出投影機所投放的色彩差別。
測試圖
為了能夠再一次證明這種快速,且易于安裝DIY屏幕的圖像效果,我們在投影機上推進了藍色激勵和斜線處理,以彌補上述DIY屏幕的不足之處。這樣在投影機上調節了一番以后,我們發現先前的不足不見了,且在DIY屏幕上達到了很好的色彩平衡。這里,我們還要對Stewart Grayhawk屏幕提出一些不足之處。其實,Stewart Grayhawk屏幕在處理投影機所投放的藍色時,處理的有些過剩,顯得比較濃。大家可以參考下面我們進行圖像測試的結果,DIY屏幕的圖像效果在左邊,Stewart Grayhawk屏幕的圖像效果在右邊,我們可以看到在右邊的圖像中,石頭建筑的色調顯得有些冷。
下面這張圖像主要是展示DIY屏幕在處理肌膚色和水的色彩斜線時的效果。同樣,Stewart Grayhawk屏幕的圖像效果位于右邊,從圖像中我們可以看出,投影機在Stewart Grayhawk屏幕投映出一張非常藍的圖像。恰恰相反,我們這種廉價的DIY屏幕在處理藍色,效果并沒有完全出來,有點火候不足的感覺,如何在投影機上進行調試,色彩之間可達到完全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