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電賣場,平板電視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而CRT彩電則被放置在展場中最角落的地方,有些品牌的展場甚至已看不到CRT彩電的身影。查閱家電類資訊媒體,平板電視特別是液晶電視成為了無可爭議的新聞主角。而日前有專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國彩電市場是一個多元化的市場,只有差異化的產品才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平板電視的巨大“錢”景促使國內外家電廠商紛紛加大了其研發力度,希望能夠搶得先機。松下、索尼和日立等大品牌不斷推出新產品,并加大平板電視的產能。國內彩電企業康佳、創維、廈華、TCL等也紛紛推出自己的高清戰略,并分別以背投、等離子、液晶等為據點進行專攻,意欲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中國現在叫得響的彩電生產企業都已經把目光盯緊了平板彩電市場,競爭從生產環節傳導到產業鏈的終端。在今年的“五一”促銷中,各大賣場掀起的平板促銷風暴讓人們真切地感到了CRT時代即將結束。
但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副總經理葉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的彩電市場是一個多元化的市場,平板電視僅僅是冰山一角。我國彩電消費水平參差不齊,根據賽諾2005年對中國100多個城市彩電銷售價格的統計結果,在消費能力較高的浙江溫州,電視機的銷售均價為5500元,而在較落后的湖北黃石等地,銷售均價只有1500元。即使在溫州這個彩電消費水平相當高的城市,21英寸彩電仍然占據了1/3的市場,這里面雖然包括家庭添置的第二臺甚至是第三臺彩電,但也包括貧困家庭購買的第一臺彩電,這充分體現出中國電視機市場多層次、差異化的特點。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交流部主任馮曉曦也觀點鮮明:“雖然CRT彩電利潤空間已經很小而平板彩電利潤理想,但這并不是說CRT彩電已經終結,根據我國百姓的消費水平,CRT彩電還會繼續存在相當長的時間。”
據分析,平板彩電在我國彩電市場生產數量仍在20%以下,即使是在高端彩電市場,也是高端CRT、液晶、等離子、背投和微晶電視并存,不可能哪一個品種獨霸市場。估計在2010年前,城市將以平板彩電為主,農村則仍以CRT彩電為主。而從橫向發展看,視像產業呈現多元化,現在不僅有數字電視、網絡電視,還有手機電視、無線電視等。
針對目前彩電企業紛紛爭做平板的狀況,葉平指出,2005年,我國彩色電視機的產量已經占全球產量的54%,而平板電視的產量則占全球平板產量的40%。雖然我們擁有巨大的平板產能,但很多核心技術和部件還需要從外商手中買進,企業需要走多元化、技術創新化的發展路線。企業對市場規模和機會以及本企業的實力應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再根據企業自已和競爭對手的發展狀況細分市場,把差異化市場做足做好,這樣不僅能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從市場中踏踏實實地分一杯羹。但國內彩電企業對此尚缺乏清醒的認識,不僅產品缺乏核心技術,而且同質化現象嚴重,最終造成企業在拼搶市場的過程中,不約而同地使出了降價這一撒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