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論是商務投影機,或是家用投影機,如何為投影機準備1個適合的投影環境,以取得最佳的投影效果,相信是投影機使用者最關心的問題。
需要投影的空間種類
在投影機的安裝上,最重要的就是架構1個適合投影機的空間,為了取得最好的投影效果,因此在安裝與空間配置上,要格外注意。
一般來說,投影機的采購與安裝首先要考慮到的,就是使用環境的大小,接下來才能配合環境進行評估,因為除了機種選擇外,燈泡的選用也都有很大的關系,一般來說,在會議室的部分可以分為下列2種:
大型會議廳
由于大型會議廳的場地大、參與人數多,可能高達數十到數百人以上,為了滿足每位參與者的觀看需求,投影的范圍也較大,相對的,對于背景光源的控制難度也較高。由于這種大型會議的時間通常比較久,必須要考慮到長時間使用的問題,因此在投影機耐用度以及燈泡的選用上,就應切合實際使用,可略分為桌上擺放投影及懸吊投影。
目前普遍使用的方式為懸吊式投影,投影機透過臂桿連接至天花板,由于位置固定,所以第一次調整完成后,就不需再進行調整動作,由于是1次性解決,所以相當適合有固定周期會議需求的場所使用,避免實際應用時的手忙腳亂。
根據大型會議廳的需求,由于參與人數眾多,為了顧及所有人的觀看感受,所以影像務求清晰,因此在亮度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就這方面而言,一般需要至少3,000流明的機種,而高亮度也意味著高發熱量,所以投影機的散熱設計也是重點,散熱良好的機種,可以確保燈泡使用期限延長,也能避免造成內部機件的熱故障。若顧及亮度與散熱的需求,選擇LCD投影機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至于DLP,由于目前成本較高,雖說畫質方面表現較好,但是近年來LCD投影機的分辨率和對比也不斷提升,大畫面畫素過于明顯的狀況已經有了不少的改善。
一般在大型會議廳所使用的燈泡,為了要有足夠的亮度表現,大多會選擇金屬鹵素燈或高壓汞燈,此類型燈泡的優點是耗電量較低,亮度表現良好,不過溫度會很高,為了延長燈泡使用壽命,高階機種大多會采用2個或4個以上的燈泡為1組,降低單一燈泡所需承受的功耗;此外也有輪流點燈的方式,內建數顆燈泡,但是采用輪流點亮的方式,以避免單一燈泡連續使用時間過久而燒毀;而溫度的急速變化也是減少燈泡使用壽命的原兇之一,故也有多款投影機會在投影結束之后,仍持續進行燈泡加溫動作,避免急速冷卻。除了以上幾種方式外,還有采用所謂液冷的方式,在光源部分采用液冷系統,可以有效提高燈泡和液晶面板的使用壽命,不過缺點是成本非常高,市場接受度較低。
一般大型投影機會提供多種可更換的鏡頭,以配合會議現場的投影距離及場地大小。鏡頭的更換主要影響投影的距離,與畫質的表現較無關連,不過,標準規格外的廣角或長焦鏡頭,要價通常相當高昂,如果沒有時常變更投影距離或場地大小的需求,采用標準鏡頭即可。
小型會議廳
對一般公司而言,對于室內空間總是錙銖必較,因此會議室的規劃也多以最精簡、夠用的方式進行,通常小型會議室不過10幾坪大小,容納人數大多在20人以下,對于這樣的環境,一般建議的投影機亮度約為2,000流明以上,如果會議室內部光線隔絕效果較差,這個規格也可以考慮往上提升;至于在分辨率方面,一般推薦是XGA(1024×768)以上,以配合主流筆記型計算機的分辨率使用,如果預算較為拮據,也可以考慮采用SVGA(800×600)的機種。普遍來說,LCD投影機的價位比DLP機種低了不少,雖然實際對比表現較弱,但也足供一般圖文簡報使用。
由于會議室可能兼具其它用途,所以會有移動投影機的需求,這么一來,勢必也要將投影機的體型考量進去,因為任誰都不想在開會時扛著1臺笨重的投影機跑進跑出,然后忙著架設吧!因此,極端注重機動性的公司,可以考慮選購DLP投影機,這類投影機的體積小,投影質量也不錯。至于投影距離方面,大多數的會議室都是以長桌垂直正對著投影幕,基于空間限制,投影機的成像距離勢必有所縮減,因此在選擇投影機時,必須注意成像距離的規格。
一般來說,小型會議室采購投影機的彈性很大,應從各方面去考量,包括成本、亮度、體積、重量,其實目前的廠商大多有提供相對應的產品,因此,在取舍方面也格外重要,畢竟想要以便宜的價格,買到兼具所有優點的機種,就目前來說是不太可能的。
未來的新趨勢-網絡投影功能
過去,投影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連結,是采用傳統接線方式,也就是說,單純的將投影機當作1個比較大的屏幕,然而這個接線的限制,讓投影機與計算機的擺設呈現膠著的局面,因為投影機一旦離開計算機,要顯示簡報圖文也就成了天方夜譚。
由于以前的無線網絡仍屬慢速網絡(以802.11b的速度而言),簡報檔案的體積要是過于龐大,在傳輸速度受限的情況下,即使在主控端按了下一頁,其它使用者端以及投影機本身所顯示的內容,也會因為更新的速度不夠快而無法達到同步的效過,因此,內含多媒體影片的簡報資料,可能就不會透過網絡投影的方式進行,因為傳輸速度成了瓶頸,進而影響簡報的流暢度。
不過,由于近年來無線網絡的發展,從一開始802.11b的10Mbps聯機速度,到現在802.11g變種的MIMO技術,所提供上百Mbps的驚人成就,連帶的也影響到OA產品的發展,似乎不上網就跟不上潮流。而無線網絡所帶來的簡便化,讓使用者在進行簡報時,不需要再做額外的接線工作,只要輕松按幾個鍵即可。
網絡投影機的真相
Wi-Fi無線網絡的興起,對于辦公室環境而言,算是一大變革,少了網絡線的限制,加上筆記型計算機大量引進辦公室,致使行動辦公的口號進一步落實。雖然在安全性方面,需要透過有效管理來降低安全危機,一般公司可能會有所疏漏,但是就實際應用的便利性來說,提升的幅度相當大。
由于網絡投影技術尚未有統一的標準,不同品牌之間傳送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不過大都包含了以下2大部分,第一是個人計算機端的網絡管理軟件,第二則是網絡投影機中內建的處理器、存儲器以及控制界面。若要具備網絡功能,除了需要網絡模塊外,另1個重點,就是必須有1部專屬的計算機作為主控中心,以處理資料的接收、傳送和訊號顯示之間的轉換。
事實上,網絡投影機搭配無線網絡模塊之后,就跟一般普通投影機沒有兩樣,只不過,播放的簡報內容不再是透過影像傳輸線傳送。無線投影機收到訊號之后,先由內部機制處理轉換,再顯示于大屏幕上,免去了連接線的限制,因此使用與擺設都更為自由。
在普通投影機與個人計算機的連接方面,計算機所顯示的訊息,是先經過顯示卡轉換成RGB信號,并直接傳送到投影機,其影像資料量非常龐大,所以采用網絡連結之后,必須利用計算機將簡報的原始資料傳到投影機當中,再經由投影機處理后制,轉換成可以顯示出來的訊號,這么一來,將可降低網絡頻寬的需求,只不過,網絡投影機必須具備一定的處理能力。
無線網絡投影機的安裝與動作
要使用網絡投影機之前,必須先確定網絡投影機的無線模塊是否安裝完成,接著進行工作模式、網絡位址等一般網絡相關設定。投影機方面的設定較為簡單,重頭戲是在計算機這一端,計算機上必須安裝中控軟件,并根據網絡投影機的設定進行設置,這方面的步驟比較麻煩。網絡投影機大多是透過PCMCIA連接無線網絡子卡,由于投影機無法安裝驅動程序,所以要確保能夠正常動作,就必須使用原廠所推薦的無線網絡產品。正確設定之后,就可以讓多臺筆記型計算機同時連接到同一臺網絡投影機,甚至筆記型計算機之間,也可以互相連接傳送簡報信息。
在實際應用上,有些機種是透過中控軟件,直接將PowerPoint、Word檔案擷取為圖檔,再進行傳輸動作,這種方式比較適用于低速的無線網絡(如802.11b),可以有效降低傳輸過程所造成的畫面顯示延遲問題。若要直接傳輸,就有賴于高速無線網絡的引進與普及。
網絡投影機主要的應用方式
主流的網絡投影機應用方式有以下3種:
1點對多點:倘若公司內的4個會議室正同時舉行會議,且同時間有4部投影機連接上網,這時就可以選擇以同1部主機來掌控所有投影機的投影內容。其呈現方式有2種,第一種是4間會議室同時呈現一樣的簡報內容,搭配VoIP或是公司的擴音系統,由1個人來統一進行簡報,適用于有多個小型會議室,卻有大型會議需求的時候使用;第二種則是不同的會議室呈現不同的簡報內容,雖然仍是由同1臺主機進行控制,不過簡報人員必須先登入主機,選擇要播放的簡報再進行會議,這樣的方式對會議的管理與權限的控制,有較為完備的規劃。
多點對1點:網絡上同時存在多個控制端,這些控制端同時共享1部投影機。以公司管理階層在同1間會議室進行會議為例,公司的市場部門、銷售部門、技術部門、行政部門參加同1場會議,透過投影機控制軟件,可以隨時切換4個部門的簡報,并即時比對簡報資料,而會議主持者也可以隨時依照會議程序進行切換動作,便于會議的進行。
復合式環境:通常網絡投影機不會只有固定的單一連接裝置,機身上通常也會配備傳統的視訊端子,以符合多元使用環境,除了一對多、多對多、多對一的環境,也要考慮到臨時使用的必須性以及靈活度,而不只局限于單一使用方式。
無線網絡正式進入普及化的時代,網絡投影機也是跟隨這股潮流而發展出來的產品,雖然目前大多是以取代傳統有線投影機為出發點,但是也有不少廠商已經發展出自家的獨特功能,因此在選購此類產品時,必須先搞清楚產品所提供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家庭娛樂應用
近年來,高分辨率媒體(DVD影片、HDTV、數碼電視等)開始流行,在家中空間許可的情況下,自行架設1個家庭劇院空間,目前可謂相當流行。然而,家庭劇院所需的投影設備跟商務應用有所不同。
由于投影機的可投影尺寸,往往高達100寸以上,相較于一般液晶或電漿電視目前最大50寸左右,要大上許多,臨場感的表現更是出色;加上家庭使用的投影機多是輕巧取向,可以隨意搬動,但是大尺寸電視機動輒數十公斤的重量,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更別說要移動了。反觀投影機,只需要投影布幕、適當的空間與距離,即可呈現出良好的效果,問題就在于這個投影空間要如何設計,才能獲得最佳的影音效果。
在此,我們先專注于畫面的建立,至于音效則先擺一邊。一般家用投影機的亮度約在1,500流明左右,雖說亮度可能不比商務投影機,但是家庭投影機著重的是長時間觀看的舒適度,因此不必追求過高的亮度;另外要注意的是連接端子的支持,要先考量家中影音播放裝置所支持的界面,再選擇具有同樣界面支持的投影機,一般來說,色差端子會比普通S端子、AV端子表現要出色許多,如果有連接計算機的需求,也可以購買支持D-SUB或是DVI界面的投影機。
至于分辨率方面,考慮到一般DVD都是采用16:9的寬屏幕輸出規格,因此,選擇有支持相關原生規格的投影機,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隨著愈來愈多投影機廠商不斷推出新產品,家用消費者也漸漸能夠享受到視聽娛樂的樂趣。就廠商方面來說,不但應該制造出良好的產品,同時也該顧及消費者之價格承受能力與家用環境要求;當然,售后服務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對于家庭用戶而言,耗材的價格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是很重要的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