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和課程相結合,消除校園及教育部門的信息孤島,以信息技術整合校園資源概念已經行,但IT并未真正和教育的業務核心普遍融合。
而2004年之后,不少用戶和IT系統供應商都感覺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方向開始轉型,教育信息化和拐點不期而遇。人才建設、信息化應用的問題被更多地考慮,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也日趨理性,回歸務實。走向應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選擇。
如今,高校教育信息化一方面繼續保持穩健的步伐和較好的發展勢頭,在基礎設施建設、教師培訓、資源建設、資源整合等方面穩步前進。另一方面,普教信息化的重心將轉向處于起步階段的二三級城市,農村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會明顯增大。
不少學校已走出從前“一次購足、頂級配置”的誤區,在產品選購時更趨理智,更注重好用、夠用、適用,在本著實用化原則的同時更加追求具有性價比的采購方案,同時也不再僅僅考慮價格因素,而是兼顧應用性能和將來的升級要求。
PC比拼服務
近兩年,針對教育行業的需求,各PC廠商精耕細作,體現專業,國內PC廠商都有針對性地推出了個性化的學生電腦;團體采購優惠、培訓方案等等贏得了不少教育用戶的高度認可與青睞。更完善的售后服務和優良的產品品質,成為PC比拼的著力點。
筆記本校園熱潮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于去年6月10日宣布啟動“網絡新校園”行動計劃,在建設100所無線校園網的同時,力爭在2006年向全國大學生提供30萬臺特供筆記本電腦。CERNET聯合部分筆記本廠商在每年的3月、9月兩次推出學生筆記本特供機計劃,學生可以享受貸款方式以低于市價數千元的價格購買多種品牌的筆記本。在“網絡新校園”行動計劃下,筆記本校園將真正掀起熱潮。
投影機需求將繼續強勁
投影機的一個重大行業應用就是教育。事實上,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越來越明顯地成為新教育時代的標志,作為大屏幕顯示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儀器設備,投影機在信息化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得到認可。以投影機為主的、滿足不同教育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整體投影解決方案大行其道,但價格依然是廣大教育用戶比較關注的話題,而服務則是教育行業采購投影機最為關注的熱點。
網絡設備采購高溫未退
目前國內高校幾乎都已建立校園網,只有少數高職院校、民辦高校還未建立。目前國內高校校園網的主干帶寬以千兆網為主,部分高校已經升級到萬兆校園網,百兆校園網的比例已經大幅度降低。高校校園網規模還在不斷擴大,硬件環境逐漸完善。而在普教方面,近幾年來,“校校通”工程推動了學校網絡設備的采購。隨著網絡建設的進一步深化和優化,隨著應用需求的不斷增多,相關的網絡設備依然會持續地出現在眾多學校采購的名單上,并占有相當重要的份額。
服務器要求性價比
2004年教育行業PC服務器采購量超過1.5萬臺,銷售額近4.09億元。教育行業成為繼金融、制造后服務器資金投入最大的行業。有44%的服務器代理商把教育行業作為他們的主要行業市場。最近兩年,各廠商紛紛推出為教育行業量身定制。國產服務器憑借價格和本土優勢占據了大部分市場。
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從服務器的需求來看,主要是在網絡平臺的建設、電子教室、教育管理、文件打印、數據庫、信息發布、多媒體等方面。教育市場需求量大,但對服務器產品要求性價比高,性價比成為服務器產品在教育市場的爭奪高地。
CIO網絡產品選擇標準
把眾多廠商的方案抽象出共同點來,就是路由和交換的“高速、安全、智能(可管理)”。
教育中的校校通工程和教育骨干網工程具有與其他行業網絡不同的特征,就是擁有自己的骨干網和城域網,而且網絡結構為復雜的網狀網或者環行網,而非樹型結構,因此對網絡設備提出了很高的需求。
首先保證網絡及設備的高吞吐能力,特別是骨干網絡的高吞吐能力,保證各種信息(數據、語音、圖象)的高質量傳輸,才能使網絡不成為業務開展的瓶頸;其次對網絡系統的穩定可靠提出要求,在網絡設計中要求選用高可靠性網絡產品。設備要求充分考慮冗余、容錯能力和備份,同時合理設計網絡架構,制訂可靠的網絡備份策略,保證網絡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系統的正常運行;最后,網絡產品還需具備安全、智能、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