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23日,第14屆廣播電視展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新浪科技、慧聰網在展會現場聯合主辦“CCBN2006高峰論壇”。在此次高峰論壇上,廣電相關專家談了廣電所設想的“三網融合”的概念,并認為廣電搞IPTV更具優勢。
廣電的“三網融合”概念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劉松英稱,廣電也認為廣電網、計算機網、電信網的“三網融合”是趨勢,但同時,廣電的“十一五”規劃提出的是,要建立“以構建數字廣電網為基礎的,滿足下一代新型網絡需求的‘三網融合’”。
上海東方有線網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羅小布則稱,“以存儲為靈魂,以電視機、IP語音、電腦為三大基本表現形式,這就是有線網的下一代、IPTV的有線特征”。
他表示,廣電的下一代網絡特征是,第一,一定是以網絡的接入和機頂盒為主要條件;第二,以電視,包括高清電視、付費電視、咨詢點播電視,數據電視以網絡游戲、教育等增值業務與互聯網相連的平臺;第三,以軟交換方式來交換結構;第四,以聽力模式,既包括DVB的模式,也包括雙向IP模式;最后,數字媒體模式,涵蓋了互聯網運營方式和電視媒體運營方式。
稱國外廣電的收入超過電信收入
深圳同洲電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袁明認為,廣電直接采用了廣播的技術,所以就有一種天然的優勢。而且,國外的數字電視,實際上是繼承模擬電視運營,在模擬時代的收費已經很高。目前來講,國外有些地方即便還沒有數字化,它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像電信上網、電話的費用。比如我們的香港,原來采用的是模擬加密,一個月收費都是兩三百港幣,而內地的廣電收入是一個月十幾塊錢,差距是非常大的。
天柏寬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品則認為,作為有線的運營商來說,廣電還很小,主要因為一直以來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特殊的網絡傳輸領域。
他說,有線網絡在未來的新通訊領域上要考慮不足之處,未來必然要走向一個綜合信息服務化的主平臺,否則,中國的有線網絡遲早會被邊緣化。
“電信搞IPTV也有劣勢”
對于廣電與電信在IPTV上的較量,深圳同洲電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袁明認為,“我們認為廣電網是非常優秀的網絡。原來沒有推出IPTV的時候,廣電網還沒有這么大的壓力,隨著IPTV的推出,廣電網又要承擔喉舌作用,又要承擔市場競爭的壓力。IPTV將來肯定是以電信為主導,進行垂直管理,還有資金實力方面的優勢,這對廣電來說,也面臨著壓力”。
但他同時表示,電信現在正處在推廣IPTV比較困難的時候,IPTV標準也存在不確定性,這給廣電留了一點空間。
袁明認為電信的另一個劣勢是,電信網絡如果要進行IPTV,要事先把所有的網絡進行改造,哪怕是發展一萬個用戶,要保證把全網進行改造,沒有幾十億、甚至十幾個億的投入,哪怕為一萬個用戶投入IPTV,也要把全網進行改造。
他說,廣電要和電信拼資金,肯定是拼不過的;假如電信搞IPTV,我們也搞IPTV,肯定也搞不過他,因為他們是1萬億的收入,整個廣電加起來才800多億;而且他們的靈活度比廣電大。但是,廣電的優勢是,數字電視是百分之百的到戶率,這是目前電信做不到的。第二,如果廣電先期通過現有的技術,只要抓住了20%的高端用戶,先讓他們進行交互點播,而且不需要在目前的網上做網絡改造,就先占住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