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A和奇美、友達屏
MVA為Multi-domainVerticalAlignment的縮寫,意為多像限垂直配同技術,本是富士通開發的技術,是最早出現的廣視角液晶面板技術。MVA液晶面板的液晶層中包含一種凸出物供液晶分子附著,在不施加電壓的狀態下,MVA面板的液晶分子垂直于屏幕,施加電壓后,液晶分子就會依附在凸出物上偏轉,形成垂直于凸出物表面的狀態。此時,它與屏幕表面也會產生偏轉效應,使光線透過,形成畫面。后來富士通決定專注于發展等離子技術,將MVA專利授權給臺灣的友達和奇美公司。友達在面板的可視角、對比度、響應速度、色彩等方面進行了改進,產生了全新的P-MVA技術,2005年再次開發出A-MVA技術。2001年,奇美開發出S-MVA技術,2005年又開發出VAextreme技術。目前國產很多FULLHD液晶和一些國外品牌的32英寸液晶的面板都是采用臺灣屏幕。
臺灣MVA面板像素點特寫
在這里小編要為臺灣屏正一下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臺灣屏最不好。有這種概念的大部分的人是聽說的,根本說不出來臺灣屏哪里不好,尤其在“夏普臺灣屏”事件中,媒體過分夸大了外資屏與臺灣屏的差異。MVA和以上我們所講的那些技術一樣,同樣是一種液晶面板技術。原來也是外國的技術,只不過被我國臺灣的兩大公司發揚光大而已。因為奇美、友達一條是5.5代線,一條是6代線,所產面板多多少少還是在響應時間和可視角度上與上述三家的7代、7.5代、8代線所產面板有些差距,但是絕對沒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樣大,更不如兩者之間價格差距那么大。臺灣屏之所以比較便宜,一是5.5代線6代線在切割32寸面板上有非常高的利用率,成本相對低,二是兩家公司的產量都比較大,不像夏普屏、三星屏當年的奇貨可居而把價格炒的很高。
如何分辨各種面板
以上介紹的4種面板,小編都配上了自己拍的圖片,大家應該有一個比較感性的認識了。如果還不會分辨,小編在此就再講幾個小竅門。
要分辨面板首先我們要用非常近的距離觀察液晶面板,而且不要看紅、綠、藍色很重的地方,如果您眼神夠好,完全可以看清楚像素點形狀,最好看出的就是夏普屏,因為它的像素點都是小圓點,而且RGB互相交錯,有人把他形象的成為蜂窩狀。如果像素點是<或者>的話,就證明就是三星的S-PVA或者LPL的S-IPS屏幕了,二者的區別是S-IPS的像素點是全像素顯示,而且RGB像素點更寬一些,S-PVA的屏幕亮度高的地方是全像素顯示,是垂直的,亮度低的地方是半像素顯示,是彎曲的。如果您還分辨不出來的話,就干脆用手在屏幕上劃一下,有水波紋的就是三星屏,基本沒有波紋的就是LPL屏。余下的就是像素點垂直形態的屏幕了,大部分這樣的都是臺灣屏了。
如果您用肉眼實在看不清楚的話,那就借用一下數碼相機吧,首先要打開數碼相機的微距拍攝模式,最好是有放大鏡模式,把鏡頭貼到電視面板上,稍微向后移動一點應該就可以看清楚像素點的形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