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場專家:中國家用電器維修協會副秘書長郭赤兵
購買家電時 需問清維修事宜
郭赤兵副秘書長告訴記者,國家發改委出臺的《家用電器維修服務明碼標價規定》,主要是針對維修服務企業(生產制造、經營銷售、維修服務經營者等)的明碼標價行為提出要求,讓消費者有知情權和選擇權,也保護合法經營者的正當權利。至于具體價格是屬于市場調節的范圍,由經營者自主定價。但經營者必須符合相關規定,要明示,要提前告知消費者,而且價格不能過低(低于成本),不能惡性競爭。
郭赤兵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一定要選擇有資質、有實力的商家和廠家,因為國家規定“誰銷售誰負責”。消費者購買時要提高鑒別能力、選擇能力,而且一定要問清售后維修的相關事宜,并保存好收據。
購買家電小貼士 購物憑證注意保存
消費者在購買家電產品時要保留發票、“三包”憑證等,而且上面不僅要有購物時間、地點、經銷商名稱等重要信息,對于企業的額外承諾和消費者的特別要求,也應進行特別標注。
維修記錄詳細填寫
消費者在家電出了問題由廠家上門維修時,一定要要求對方詳細填寫保修卡,并保留換下來的配件,以便事后出現問題作為投訴證據。如果維修人員拒不填寫,可以向當地工商或消協部門投訴。
不要隨便拆卸家電
國家有關法規規定,商品出現性能故障,如果是非承擔“三包”修理者拆動造成損害的,銷售方可以不實行“三包”,但可以收費維修。
家電社會保有量的逐年增加,給家電維修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已基本形成與家電生產和經銷的三足鼎立之勢,但據中國家電維修協會一項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保修期外服務質量滿意的僅占18.24%。相關專家提醒,為避免今后出現維修難題,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就要做到眼明心亮。
專家答疑
★林先生:上個月我家里電視機壞了,因為已經過了保修期,我就想就近找家維修部修一修,結果那個店主開口就要80元開機費,說只要打開產品就要收,不管修好修不好,而且零件費另算。這合理嗎?
★郭赤兵:在《家用電器維修服務明碼標價規定》中并無“開機費”這個項目,有些維修企業所說的開機費若是指的檢修費(即檢查費和修理費),保證檢查出故障,并修理好(不包含零件費),則這個費用是合理的。但這項收費的名稱是不對的,至少有誤導的嫌疑。如果維修人員僅僅打開產品,沒診斷出損壞原因或因為自己的原因沒修好就收“開機費”,這種收費行為就屬不合理行為。如果另收檢查費或修理費,則這項“開機費”也是不合理行為。
★高小姐:今年夏天我買了一臺“特價機”空調,誰知道用了一個多月,空調不制冷了。打電話去買的地方,對方稱因為我買的是特價機,特價機是不保修的。我該怎么辦?
★郭赤兵:國家沒有這樣的規定,即使是特價機,商家同樣需要對自己售出的產品負責維修,只不過要特別注意它的保修期(“三包”憑證或質量責任的文字憑證)。
★張小姐:我媽幾個月前買了一個紫砂電飯煲,價錢不便宜,誰知道用了幾個月內膽就壞了。因為還在一年保修期內,我媽就準備找出票據要求廠家維修,結果在收據上看到旁邊有一行小字:“內膽不保修”。這么重要的內膽不保修,那上哪修去啊?
★郭赤兵:“三包”規定里要求廠家“整機保修一年、關鍵零部件保修三年”,雖然目前一些小家電產品還未被列入其中,但原則上應參照這個規定。目前一些小家電生產商的規模還較小,對產品質量維修承諾的兌現能力也較弱,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問清整機和重要零部件的保修承諾。